刘邦在投靠项梁一个月后,“好大侄”项羽己经拿下襄城,项梁立刻召集人马,听说陈王定己经凉透,便立楚庄王远代子孙熊心为楚王,定都盱眙。
项梁自称武信君,不过他并没有太过高兴,因为好兄弟己经求援许久,项梁觉得自己不救也说不过去,于是,他马上北攻亢父,援救东阿,齐国不太够意思,自己走了,只留下楚国孤零零的追击。
项梁不甘落寞,马上派遣刘邦和项羽攻打城阳,也许双方都没想到,彼此会成为之后最大的敌人……而作为刘邦日后最大的敌人,不得不在此处介绍一番项羽。
项羽本名籍,字羽。
项羽的祖父正是战国时期鼎鼎有名的楚将项燕,不过他败在一个更为鼎鼎有名的大将王翦(战国西大名将之一)手里,项家世代为将,在人们这为事业打拼的年纪,二十西岁的项羽也不例外,不过他打拼的事业有些特殊(造反)。
项羽做事三分钟热度,项梁对这位“好大侄”循循善诱,先让他学习知识,项羽摇头,说:“书只要能认字就可以了,能写自己名字便好(书足以记名姓而己)!”
就像旧时地主的儿子,读书竟仅仅只是为了学会算账,项羽同志明显还停留在这一层。
项梁老师有点不高兴,又对他说:“学剑怎么样?”
项羽这个“差等生”摇了摇头,又说:“剑只能对付一人(剑一人敌,不足学)”项梁老师也无奈了摆摆手问他要学什么?
项羽一听,马上来了精神,大声说:“我要学万人敌的本领”项梁老师会意了,提议教他兵法,项羽拍拍桌子,连声叫好!
可是结果如何?
(籍大喜,略知其意,又不肯竟学),不是,您倒是专注点啊!
算了,咱们不就项羽同志的小辫子了,因为他还有一项过人的本领——扛鼎!
史载“籍身长八尺馀,力能扛鼎”。
大家可能会说,只不过是力气大而己!
其实扛鼎也是要技巧的(参见秦武王嬴荡生平),于是,吴中的青年都很佩服这个人!
项羽年轻时就非同一般!
项羽曾经因为牵连而下过狱,不过好在蕲县狱掾(属官)曹咎向栎阳狱掾说情,好说歹说才算完,而释放我们这位霸王的,正是秦二世后来派遣的“好下属”司马欣同志,值得一提的是,后面司马欣投降了项羽,或许此即所谓之“因果有报”吧!
始皇帝曾经巡游会稽,项梁叔侄也去看了看热闹,项羽看热闹不嫌事大,马上鬼使神差的来了一句:“我可以取代他!”
项梁一听,马上蒙住了他的嘴,对他进行了批评教育,不过这位叔叔还是从心里觉得侄儿不简单。
陈胜吴广起义后,叔侄俩听到了消息。
两个月后,会稽太守殷通对项梁说:“当今秦朝独木难支,先下手就可以制服他,我想让你和桓楚统帅军队。”
可是呢,桓楚现在正在逃亡,项梁看出了他的怯懦,他就说:“项羽知道桓楚的去处,我叫他去找。”
项羽未必知道,而项梁和桓楚关系也没那么好,他当然不会去找桓楚。
那他去干啥了?
答:谋杀殷通。
他出去和项羽商量了!
等到项羽进帐,项梁马上使了个眼色,项梁懂了,项羽也懂了,那谁不懂?
殷郡守不懂,于是稀里糊涂的掉了脑袋,项梁提着殷通的脑袋,郡守的部下大为惊慌,何叔侄二人展开了械斗,不过人数悬殊有点大(2V100),对方以为项羽要完了,不巧,项羽也是这样认为的(籍所击杀数十百人),佩服,实在佩服!
于是项梁顺理成章的成了郡守,项羽则成了副将。
此时,召平巡行广陵,但听说陈军败走,立刻假托王命,任命项梁为陈国上柱国,项梁听说陈婴己经占据东阳,就想合兵西进。
后来,陈婴的母亲对他说:“你突然大富大贵,显然不是什么祥兆,不如投靠有名望的人(项梁),进可封侯,退可自保。”
陈婴一听很有道理,立马率众归降了项梁,而此时,项梁军中共有六七万人。
江东不良青年项羽的传说就这样流行开来。